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,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能源领域的重大实践。2024 年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提出要“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”“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,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”,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近日,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、20余家单位参与,共同编制了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》,并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。
文件显示,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,交易规模快速扩大,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。2023年,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5.67万亿千瓦时,市场化率提高40个百分点。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,累计注册经营主体74.3万家,其中电力用户增长46倍。
文件指出,到2025年,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,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;到2029年,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,实现省级现货市场全覆盖,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;到2035年,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,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。
近中期,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。
1.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架构,包括省(区、市)电力市场、区域电力市场和跨省跨区电力市场;
2.构建功能完备、品种齐全的市场体系,深化电能量市场建设,优化辅助服务市场,探索建设输电权、电力期货等市场;
3.推动清洁能源有序参与市场,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机制,优化新能源市场机制;
4.构建系统安全充裕、灵活互动的市场机制,包括激励各类灵活调节电源发挥作用,构建用户侧资源互动响应机制。
《蓝皮书》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全面总结,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引。目前,我国电力市场正朝着更加开放、竞争、高效、绿色的方向发展,为实现能源转型和“双碳”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。
(来源: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)